全部出游目的地
根据中国政府网11日发布的消息,明年春节和国庆分别调休放假7天。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除夕至正月初二恢复为正月初一至初三;元旦放假1天;清明节、劳动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全部调休或连休放假3天。
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
元旦 2014年1月1日放假1天。
春节 1月31日至2月6日放假调休,共7天。1月26日(星期日)、2月8日(星期六)上班。
清明节 4月5日放假,4月7日(星期一)补休。
劳动节 5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,共3天。5月4日(星期日)上班。
端午节 6月2日放假,与周末连休。
中秋节 9月8日放假,与周末连休。
国庆节 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,共7天。9月28日(星期日)、10月11日(星期六)上班。
明年节假日放假安排有哪些亮点?假日办通过互联网公布三套备选方案中的哪一套被采纳?明年长假前后的连续工作日是否会过多?
亮点1 采纳最受欢迎方案 顺应民意
上个月,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在多次征求社会意见的基础上,通过腾讯等6家网站开展问卷调查,就三套调休备选方案公开征求意见。312万余名参与调查的网民中,只有第三套方案获得半数以上支持。这套方案保留春节和国庆两个7天调休长假。
北京交通大学教授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专家组长石培华说,公布的放假安排是目前条件下统筹兼顾的优选方案。这种调整顺应民意、顺应发展新变化和新需求,是对法定节假日制度的不断优化。
“我认为方案三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案,回归了节日休息或纪念活动的本位。春节调借周末形成7天长假是必要的,符合春节这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家庭团聚的要求。”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说。
专家认为,明年的休假安排既考虑了人们的长假休闲需求,保留了春节与国庆7天长假,也通过顺接与调借,合理安排清明、劳动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三天小长假。
亮点2 长假前后 不再出现超长工作周
“本次调整的方案有两个特点:一是可以解决连续工作时间过长的问题;二是解决调休过乱的问题,让节假日更顺其自然。”石培华说。
往年,7天长假之前或之后的连续工作日会超过5天的超级工作周,引起部分上班族的抱怨。明年春节长假之前的连续工作日只有4天,之后连续工作日为3天;国庆节长假之前连续工作日为3天,节后连续工作4天。
董克用说,现行放假安排力求不打乱社会工作和生活节奏,采取调借节前和节后各1个周休日的做法,形成7天小长假。这既有利于远距离探家或远游,又避免出现节前或节后工作周过长的问题。
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介绍,2014年放假安排“节日逢周三时不调休”,也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调休双休日的频率,对实际生产减轻影响,小长假规律化调整也最大程度减少了调休造成的混乱,假日制度是社会的基本制度,涉及社会生产生活正常运行,涉及公共服务、公共安全,因此需要政府高度重视和推动。假日制度要与国情和发展阶段相适应,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。假日制度涉及每个国民的利益,也涉及到单位生产成本,需要统筹考虑各方面因素。
“中国假日”全球性影响力与日俱增
2014年节假日放假方案公布后,春节、国庆节两个长假得以保留,翘首观望国内外旅游业界表示肯定和欢迎,“中国假日”全球性影响力将继续与日俱增。
我国黄金周的影响力通过出境游辐射全世界,我国大陆消费者的强大购买力,不仅刺激了港澳台地区的经济,也在美国、欧洲等市场发挥了拉动经济、增加就业的“正能量”。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,前往海外旅游的中国人对全球国际旅游消费增长贡献率超过30%。
旅游业界人士认为,春节、国庆以及清明、端午等假日,正在改变部分国人热衷过“洋节”的局面,并在形成我国独特的节日文化,“随着大规模的出境游以及入境游,把中国当代文化传播到了全球,促进了国家软实力的提升。国庆和春节黄金周,已经成为世界性的‘节日’,受到广泛重视。
“五一”黄金周再难恢复? 恢复“五一”黄金周不可取
2014年放假安排中,劳动节放假维持为1天,一些网友所呼吁的“恢复‘五一’黄金周”和“延长春节假期”愿望并未得到实现。业内专家表示,在公假总数11天不变的情况下,应赋予节日更多的文化内涵。
清华大学假日制度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表示,恢复“五一”黄金周,要取消现有的清明、中秋、端午假期,不利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,并不可取。“节日有着政治、文化等多方面的内涵,非单纯的购物、旅游。带薪假是改革的方向,一旦恢复‘五一’长假就等于放弃了带薪假,是在改革路上的后退。”
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董克用认为,需要更多的休闲旅游时间是劳动者的刚性需求,黄金周集中出游导致景区拥堵的不理性现象,说明长假供给的短缺和带薪休假落实不到位。劳动者的要求是正当的,的确应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劳动者的休闲时间,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。
2014年节假日放假安排出台,为调整休假方案,全国假日办曾先后两度征求民意,并引入网络问卷投票作为参考。政府部门制定方案时广征民意凸显亲民新风,在方案制定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民众参与其中也值得肯定。然而,我国地域广阔,人口众多,很难在一套固定方案中充分照顾到各群体的休假诉求。这就需要政策制定相关部门以动态思维进行制度设计,让放假方案在实现共性诉求的前提下,尽最大可能实现个性满足,使政策更具灵活弹性。
首先,应在制度设计层面适度增加假期安排弹性与灵活性。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副院长麻宝斌表示,在统一顶层设计下,适度把放假安排的选择权下放,实现公众对于假期安排的自主权,真正做到以人为本。此外,在实行假期总量控制的同时,允许各地方、各部门尝试“自助餐”。
应在执行层面切实保障职工带薪休假权利。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孙志明指出,要真正解决公众对更多假日的需求问题,还应该出台一些可行的政策,让带薪休假制度真正落实,切实保障公众的休息权利。